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长春新碱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促凋亡作用,探讨其引起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以0、5、10、20、50、100 μg·L-1不同浓度长春新碱处理的MG63细胞,分别经Annexin V - PI 双染和DCFH-DA染色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内活性氧化物(ROS)水平,用实时定量RT-PCR分析mRNA表达水平.结果:较低浓度(10 μg·L-1)长春新碱即可使MG63细胞凋亡率升高至17.6%(P<0.05),且随着长春新碱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呈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更低浓度(5 μg·L-1)长春新碱即可引起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及过氧化氢酶(CAT)基因表达下调(P<0.05).结论:长春新碱从较低浓度起即有促进细胞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下调CAT基因表达,导致细胞内ROS异常蓄积以促进MG63细胞凋亡.
推荐文章
低温等离子体对骨肉瘤细胞MG63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低温等离子体
骨肉瘤
细胞凋亡
克隆形成实验
苦参碱对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及Caspase蛋白表达的影响
苦参碱
顺铂
骨肉瘤
Caspase3,Caspase8,Caspase9
虫草素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人骨肉瘤细胞MG63
虫草素
凋亡
Bcl-2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春新碱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MG63 长春新碱 细胞凋亡 活性氧化物 CAT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1-615,封2
页数 分类号 R36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G63
长春新碱
细胞凋亡
活性氧化物
CAT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587X
22-1342/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12-2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3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49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