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林业科学研究       
摘要:
对川南坡地的农耕地以及退耕成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和弃耕地5年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微生物和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退耕后土壤有机质、粘粒(<0.001 mm)含量、颗粒分形维数、颗粒组成中物理性粘粒(<0.01 mm)与物理性砂粒(>0.01 mm)含量的比值、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总微生物数量以及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增加,呈现出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弃耕地>农耕地的规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物理性粘粒与物理性砂粒含量的比值、有机质含量与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之间相关性较好,颗粒分形维数及物理性粘粒与物理性砂粒含量的比值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农耕地退耕对提高土壤粘粒含量、肥力水平及改善颗粒组成比例具有较好的作用;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坡地退耕后土壤肥力变化的评价指标;土壤颗粒组成中物理性粘粒与物理性砂粒含量的比值能反映土壤肥力特征,也可评价坡地退耕后土壤肥力的变化状况.
推荐文章
石羊河下游退耕地土壤微生物变化及土壤酶活性
石羊河下游
退耕地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宁南山区退耕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微生物生物量
酶活性
免耕冬小麦田土壤微生物特征和土壤酶活性对水分调控的响应
灌溉
水分胁迫
土壤酶活性
土壤基础呼吸
微生物量氮
川南坡地不同退耕模式对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的影响
退耕模式
植被恢复
团粒结构
分形维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南坡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微生物和酶活性对退耕模式的响应
来源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退耕模式 植被恢复 颗粒分形维数 土壤肥力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0-755
页数 分类号 S71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庭兴 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258 4634 39.0 52.0
2 宫渊波 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131 2028 26.0 39.0
3 龚伟 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69 1027 18.0 30.0
4 王景燕 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46 1041 18.0 3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6)
共引文献  (1094)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70)
二级引证文献  (66)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3(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3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0(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退耕模式
植被恢复
颗粒分形维数
土壤肥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业科学研究
双月刊
1001-1498
11-122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路万寿山后林科院
198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46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