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依据2009年11月24日全国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分会扩大会议上形成的一个共识,对中国晚前寒武纪年表进行重新标定:即长城系限定在1.8~1.6 Ga,包括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蓟县系限定在1.6~1.4Ga,包括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铁岭组;待建系1.4~1.0 Ga,蓟县剖面上仅发育下马岭组;青白口系限定在1.0~0.78 Ga,包括骆驼岭组和景儿峪组;南华系限定在780~635 Ma及震旦系限定在635~542 Ma.关于最新的江南古陆晚前寒武纪地层中的一系列锆石U-Pb数据,应标定在青白口系上部.另外,华北古陆上最新的锆石UPb测年结果,初步揭示华北古陆前寒武系火山岩省的存在和分布范围,结合全球大陆动力学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我们建立一个前寒武纪统一的、精确的和具有年代系统的高精度年龄的基础剖面.
推荐文章
华北晚前寒武纪(中、新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及多重划分对比
晚前寒武纪
岩石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属性
裂谷系一裂陷槽
中国晚前寒武纪微古植物研究
微古植物
晚前寒武纪
蓟县地区
三侠地区
辽南、苏皖北部、鲁西鲁东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地层
划分对比
晚前寒武系
辽南
苏皖北部
鲁西
鲁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晚前寒武纪年表和年代地层序列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中国古陆 中、新元古代 年代地层序列 构造事件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4-1020
页数 分类号 P588.21|P597
字数 47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10.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孝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98 1742 22.0 36.0
2 高林志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05 2998 30.0 50.0
3 曹茜 4 100 3.0 4.0
4 张传恒 24 645 10.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8)
共引文献  (642)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585)
二级引证文献  (643)
19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3(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04(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05(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07(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0)
2008(3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9(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4)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3(45)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4(6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7)
2015(107)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97)
2016(137)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27)
2017(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4)
2018(9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6)
2019(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1)
2020(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古陆
中、新元古代
年代地层序列
构造事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