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超声造影对浸润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8例Ⅱ、Ⅲ期浸润型乳腺癌患者的腋窝转移性淋巴结于NAC前、后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增强方式并进行时间强度分析,然后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临床评价35例有效,23例化疗无变化.NAC有效组和无变化组两组之间灌注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到达淋巴结皮质时间化疗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有效组大于化疗无变化组.化疗前的弥散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有效组弥散时间降低.以化疗后弥散时间275秒为最佳临界点,预测的敏感性为77%,特异性为90%.达峰时间、峰值强度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结超声造影增强方式对预测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无明显特异性,但到达淋巴结皮质时间、弥散时间对预测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性有临床价值.
推荐文章
MR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的评估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辅助
磁共振成像
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淋巴转移
治疗结果
新辅助化疗
表观扩散系数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活检影响分析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CT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判定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的价值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CT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转移
乳腺癌超声多参数及临床病理学特点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
超声检查
病理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腋窝淋巴结超声造影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来源期刊 国际肿瘤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肿瘤转移 淋巴造影术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0-233
页数 分类号 R73
字数 37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2X.2010.03.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红佳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71 463 12.0 19.0
2 谢良地 131 585 13.0 18.0
3 林清萍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6 53 3.0 6.0
4 欧阳秋芳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34 222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肿瘤转移
淋巴造影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肿瘤学杂志
月刊
1673-422X
37-1439/R
大16开
济南市经十路18877号
24-64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0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67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