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前人有关碳酸盐岩与酸液反应的研究多局限于单一尺度,尚缺乏对酸岩反应特征的多尺度探索.该文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进行了9次四川二叠系长兴组灰岩颗粒的酸液溶蚀实验,探索了主体酸浓度、温度、反应时间和酸型等4种因素影响下的宏观反应速率和介观反应机理.在所分析的因素中,酸型对宏观反应速率影响最强,其次是主体酸浓度.酸蚀前后的岩样在扫描电镜下的孔、缝、面的变化表现出多样性,表明碳酸盐岩酸蚀存在多种介观机理,前人所述的酸液对碳酸盐岩 "通缝扩喉"的反应机理,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对比不同尺度的反应特征,发现宏观反应速率与介观反应机理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推荐文章
白云岩储层酸压过程中酸液的滤失控制
白云岩
酸化压裂
滤失
控制
裂缝(岩石)
影响
对策
碳酸盐岩储层酸压过程中酸岩反应热计算方法研究
酸岩反应热
生成焓
温度
压力
有效作用距离
白云岩储层酸压过程中酸液的滤失控制
白云岩
酸化压裂
滤失
控制
裂缝(岩石)
影响
对策
建南气田长兴组碳酸盐岩酸岩反应规律研究
酸压改造
胶凝酸
碳酸盐岩
长兴组
反应速率
扫描电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压过程中多尺度酸岩反应特征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尺度 反应 实验 碳酸盐岩 酸化压裂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4-508
页数 分类号 TE357.2
字数 38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112.2010.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小刚 98 473 12.0 16.0
2 杨兆中 119 649 14.0 18.0
3 苏建政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6 16 2.0 3.0
4 杨宇航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尺度
反应
实验
碳酸盐岩
酸化压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实验地质
双月刊
1001-6112
32-1151/TE
大16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0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