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一系列的木星照片显示,除了主极光卵和卫星足迹外,在极光卵内还有极区发射.学者基本认为这是由中磁尾的磁场活动引起的.本文建立一个具有离心力效应的木星稳态磁场模型.并以该模型给出的磁场结果为基础,利用Hill等人1979年总结的木星磁层较差自转的结果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在约54Rj (Rj为木星平均半径) 至60Rj的木星磁场由于较差自转形成涡旋结构,其形状约为5Rj的圆形.由于磁力线的扭曲引发大小为数十万安培的电流注入极区电离层,与中性粒子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极光卵内的亮斑.
推荐文章
木星极光等离子体环境表面充电 三维仿真分析
表面充电效应
三维仿真
木星探测
有限元方法
转鼓中双组元颗粒混合物形成斑图的模式和机制
转鼓
双组元颗粒混合物
斑图
模型
极光激酶A在肿瘤形成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Aurora-A
蛋白激酶
肿瘤形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木星极光区亮斑形成机制
来源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木星 磁层 极区发射 较差自转 回流电流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44-2550
页数 分类号 P353
字数 47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001-5733.2010.1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出新 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14 17 3.0 3.0
2 卢斌 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23 144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木星
磁层
极区发射
较差自转
回流电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物理学报
月刊
0001-5733
11-2074/P
16开
北京市9825信箱
2-571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8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537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