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以及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6年4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间住院的256例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进行了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56例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者和1220例无真菌感染者进行对比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从不同部位共分离出非白假丝酵母菌256株,以光滑假丝酵母菌38.28%为最多、其次为克柔假丝酵母菌37.11%、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2.50%、热带假丝酵母菌9.77%、葡萄牙假丝酵母菌2.34%;(2)老龄化、住院时间过长、白蛋白降低、基础疾病、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广谱抗菌素以及使用有创伤的检查和治疗者容易发生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结论 早期诊治基础疾病、合理规范应用检查和治疗手段、适当缩短住院时间、加强支持治疗是预防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关键.
推荐文章
需氧菌与假丝酵母菌感染对胎膜早破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
需氧菌
假丝酵母菌
妊娠结局
胎膜早破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危险因素分析
外阴阴道
假丝酵母菌病
复发
危险因素
热带假丝酵母菌感染临床检验调查
热带假丝酵母菌
生化特性
耐药性
临床特点
假丝酵母菌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假丝酵母菌
真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医院内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念珠菌病/微生物学/病因学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5-1028
页数 分类号 R9
字数 33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8-1372.2010.0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文莉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83 363 10.0 16.0
2 杨静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192 954 13.0 22.0
3 奚志琴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30 178 7.0 12.0
4 王艳青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28 79 5.0 7.0
5 贾晓强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8 37 3.0 6.0
6 吴媛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15 66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02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念珠菌病/微生物学/病因学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师杂志
月刊
1008-1372
43-1274/R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新军路43号中国医师杂志社518办公室
42-14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5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07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