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青藏高原的新生代火山作用是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火山响应,它显示了系统的时、空变化.随着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从~65 Ma的接触-碰撞(即"软碰撞")转变到~45 Ma的全面碰撞(即"硬碰撞"),火山作用也逐渐从钠质+钾质变为钾质-超钾质+埃达克质.65~40 Ma 的钾质和钠质熔岩主要分布于藏南的拉萨地块,少量分布于藏中的羌塘地块.从45~26 Ma,在藏中的羌塘地块中广泛发育钾质-超钾质熔岩和少量埃达克岩.随后的碰撞后火山作用向南迁移,在拉萨地块中产生~26~10 Ma间的同时代超钾质和埃达克质熔岩.尔后,从~18 Ma始,钾质和少量埃达克质火山作用重新向北,在西羌塘和松潘-甘孜地块中呈广泛和半连续状分布.此种时-空变异对形成青藏高原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约束.该过程包括:已消减的新特提斯大洋板片的回转、断离及随后增厚拉萨岩石圈根的去根作用,及因此而造成的印度岩石圈向北下插.青藏高原的隆升是自南向北穿时发生的.高原南部被创建于渐新世晚期,并保持至今;直到中新世中期,由于下插印度岩石圈的持续向北推挤,西羌塘和松潘-甘孜岩石圈的下部开始塌陷和拆离,高原北部才达到其现今的高度和规模.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新生代南北走向裂谷研究进展
南北走向裂谷
高原隆升
启动时间
深部动力学
中国环青藏高原新生代巨型盆山体系构造特征与含油气前景
环青藏高原
新生代
前陆盆地
造山运动
体系
地壳运动
叠合
油气远景
青藏高原北部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高原向北生长过程
青藏高原
可可西里盆地
柴达木盆地
酒泉盆地
生长模式
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构造层序与构造事件
新生代
构造层序
构造事件
龙门山-锦屏山
青藏高原东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作用与构造演化
来源期刊 西北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印度-亚洲碰撞 新生代火山作用 地球化学 构造演化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
页数 25页 分类号 P588.14
字数 158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248.2010.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向民 32 999 18.0 31.0
2 马中平 29 441 13.0 20.0
3 徐学义 54 1501 22.0 37.0
4 夏林圻 14 664 11.0 14.0
5 夏祖春 11 582 9.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07)
共引文献  (854)
参考文献  (9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5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8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3(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4(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5(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6(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7)
1997(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8(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3)
1999(7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2)
2000(3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1(82)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73)
2002(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03(78)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68)
2004(4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5(31)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6(33)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7(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
印度-亚洲碰撞
新生代火山作用
地球化学
构造演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地质
季刊
1009-6248
61-1149/P
16开
西安市友谊东路438号
52-28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80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