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新医学       
摘要: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在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葡萄膜炎患者(Vogt-Kayanagi-Harada综合征26例, Behcet's病21例,特发性全葡萄膜炎11例,急性前葡萄膜炎7例,中间葡萄膜炎3例,交感性眼炎2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外周血EB病毒DNA,并进行比较.结果:26例Vogt-Kayanagi-Harada综合征患者中有6例检测到EB病毒DNA,阳性率为23%,其他类型的葡萄膜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均未检测到EB病毒DNA.结论:EB病毒感染或潜伏感染再激活可能与Vogt-Kayanagi-Harada综合征的发病有关.
推荐文章
血浆EB病毒DNA 定量测定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鼻咽肿瘤
荧光定量PCR
血浆
EBV-DNA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监测血浆EBV-DNA水平在鼻咽癌患者诊疗中价值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血浆EBV-DNA水平
鼻咽癌
诊疗价值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库存血浆HBV-DNA及HCV-RNA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属
聚合酶链反应
库存血浆
变性温度和时间对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影响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
变性温度
变性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葡萄膜炎患者血浆EB病毒DNA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新医学 学科
关键词 EB病毒 葡萄膜炎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Vogt-Kayanagi-Harada综合征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3-525
页数 分类号 R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802.2010.08.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宗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40 132 6.0 9.0
2 邱海江 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眼科 5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EB病毒
葡萄膜炎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Vogt-Kayanagi-Harada综合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医学
月刊
0253-9802
44-1211/R
大16开
196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7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59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