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把荧光光谱技术应用于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方法,重点阐述了该荧光光谱检测系统的测量原理,设计了该荧光光谱检测系统.采用氙灯作为激发光源,利用该系统分别对发射波长为440 nm、445 nm、450 nm、455 nm进行激发光谱扫描测试,得出370 nm为最佳激发波长;采用370 nm的单色光作为激发光源,分别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组织进行荧光光谱检测,通过获得的荧光光谱分析可发现,两者在450 nm附近的荧光光谱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证明,该荧光光谱测量系统可应用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检测.
推荐文章
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自体荧光光谱特性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荧光光谱
组织光学
无创检测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与子痫前期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子痫前期
配体
炎症反应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荧光光谱检测法在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荧光光谱
酶联免疫吸附法
糖尿病
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自体荧光光强检测系统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荧光光强
TSI230RD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荧光光谱技术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压电与声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荧光光谱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无损测量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声光及光纤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7-190
页数 4页 分类号 O433.1|TH744.16
字数 23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2474.2010.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勇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11 1777 22.0 33.0
2 张龙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01 504 13.0 17.0
3 许良元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51 269 9.0 15.0
5 朱灵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3 149 7.0 10.0
6 吴路生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6 104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荧光光谱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无损测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压电与声光
双月刊
1004-2474
50-1091/TN
大16开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花园路14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7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