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水热法,不添加任何还原刺,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的保护下,热分解碳酸银制得纳米银溶胶,将纳米银溶胶经过后续离心分离,干燥后得到纳米银粉,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浓度、种类及反应物浓度等反应条件,分析了各反应条件对纳米银粒子形貌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电子能谱仅(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分析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5h、AgNO3浓度为0.1mol/L、NaHCO3浓度为0.05mol/L、PVP为1.7 g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纳米银粒子为球形,粒径分布范围窄,单一分散,粒径40 nm左右,结果表明,表面分散剂PVP以及AgNO3与NaHCO3的浓度对球形纳米银的合成具有关键作用.
推荐文章
纳米银粒子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银粒子
制备方法
性能
纳米银粒子对聚苯胺的电性能的影响
纳米银
聚苯胺
导电性
PMMA
纳米银粒子在高岭石层间的合成与表征
纳米银
高岭石
合成
表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球形纳米银粒子制备新方法及其表征
来源期刊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水热法 制备 热分解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5-299
页数 分类号 TG146.4
字数 33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030.2010.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荔松 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51 871 16.0 28.0
2 龚青 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5 55 4.0 5.0
3 阳素玉 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6 84 5.0 6.0
4 安科云 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4 49 3.0 4.0
5 何鑫 五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25 111 6.0 9.0
6 范海陆 五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16 86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银粒子
水热法
制备
热分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英文)
季刊
1672-6030
12-1458/03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31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10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