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粉体技术       
摘要:
以高岭石-二甲基亚砜作为前驱体,用硝酸银层间取代,以高岭石的层间作为反应器来控制银粒子的大小,采用还原荆水合肼还原出单质银,制备高岭石-纳米银复合物.由红外光谱研究可知,插层作用破坏了层闻氢键,二甲基亚砜与高岭石的外羟基形成了氢键,银的插入使得高岭石在2θ=38.110 8~38.394 2°之间出现了一个陡峭Ag(111)的衍射峰.TEM研究表明,Ag已进入层间,但粒度分布不均匀.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银粒子在高岭石层间的合成与表征
来源期刊 中国粉体技术 学科
关键词 纳米银 高岭石 合成 表征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粉体纳米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8,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P578.964|TD9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5548.2008.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林江 桂林工学院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新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3 305 10.0 17.0
5 杜一挺 桂林工学院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新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2 1.0 1.0
9 谢襄漓 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11 182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
共引文献  (19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银
高岭石
合成
表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粉体技术
双月刊
1008-5548
37-1316/TU
大16开
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路336号
1995-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54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757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