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摘要:
第四系地下水是民乐山前地区居民清沽饮水的重要水源,而复杂的隐伏构造对区内地下水的运移和更新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应用环境同化素技术,深入讨论了该区地下水的补给、更新能力以及隐伏构造对地下水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民乐山前第四系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包括出山河水渗漏和当地降水入渗,二者对地下水补给的贡献分别为89%和11%;(2)地下水更新能力由山前向下游变差,山前一带地下水更新周期在20.30年之间,下游的六坝北部一带地下水更新周期大于50年;(3)隐伏构造具有明显的阻水作用,导致地下水径流速度减缓.
推荐文章
黑河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补给效应
黑河流域
地下水
转化过程
同位素特征
非均一性
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源组成及其变化
黑河流域
祁连山区
地下水补给源
多源补给
组成变化
奎屯河流域南洼地地下水补给特征分析
环境同位素
水化学
地下水补给
奎屯河流域
利用稳定同位素识别黑河流域地上水的补给来源
干旱区
地下水
补给机制
环境同位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河流域民乐山前隐伏构造带地下水补给与更新
来源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学科
关键词 民乐山前平原 隐伏断层 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更新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4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65.2010.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光辉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132 2178 26.0 38.0
2 王金哲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90 1380 20.0 33.0
3 严明疆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76 1062 18.0 29.0
4 陈宗宇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36 725 17.0 26.0
5 聂振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81 1471 21.0 34.0
6 申建梅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47 807 18.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62)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民乐山前平原
隐伏断层
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更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双月刊
1000-3665
11-220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362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5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