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雪峰山中段绥宁-靖州(会同)-天柱-新晃剖面的研究表明,雪峰山中段的变形自东向西减弱,由东部的向西倒转紧闭褶皱过渡到西部的开阔褶皱.东部(绥宁-靖州段)卷入褶皱的为南华系和震旦系-下古生界,褶皱样式表明东部在南华系与板溪群之间存在一区域性的滑脱面,本段缩短11km.剖面西段(靖州(会同)-天柱-新晃段)卷入变形的为板溪群、南华系和震旦系-下古生界,主要滑脱面位于板溪群下部或冷家溪群与板溪群之间,该段缩短46km.东西2段之间的界线是早期控制板溪群和南华系沉积的正断层.研究得出的缩短量为最小值,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古生代雪峰山逆冲推覆距离不大.雪峰山中段石炭系与南华系之间的超覆不整合、靖州盆地的构造属性和雪峰山剖面的变形特征显示,雪峰山中段的变形发生在早古生代.雪峰山早古生代变形是早期裂谷的反转.属薄皮构造.
推荐文章
天柱大河边-新晃重晶石矿床矿物组成特征的电子探针研究
钡冰长石
热水沉积
天柱大河边-新晃重晶石矿床
电子探针
雪峰造山带中段地质构造特征
雪峰造山带中段
加里东运动
早中生代构造运动
NW—NWW向挤压
溆浦—靖州断裂
构造分带
背冲构造
雪峰造山带北段地质构造特征——以慈利—安化走廊剖面为例
雪峰造山带北段
慈利—安化走廊带
褶皱
断裂
加里东运动
印支运动
背冲构造
平衡剖面技术在龙门山中段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龙门山推覆冲断带
构造样式
地震资料解释
平衡剖面
构造变形期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雪峰山中段古生代变形的特征及意义——以绥宁-靖州-天柱-新晃剖面为例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雪峰山 早古生代 缩短量 构造属性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7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534.4|P54
字数 108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10.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必河 41 618 15.0 23.0
2 马宗晋 74 2323 27.0 46.0
3 张进 34 680 17.0 25.0
4 王宗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56 762 15.0 26.0
5 李涛 38 537 11.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6)
共引文献  (697)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210)
二级引证文献  (328)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6(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8(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3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4(3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5(8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7)
2016(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7(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8(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9(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20(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雪峰山
早古生代
缩短量
构造属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