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雪峰造山带的地质构造特征认识尚存在较多分歧.通过构造剖面测制并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对雪峰造山带中段东部怀化-两丫坪地区的形变类型、变形时代、变形强度、剖面结构以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成因机制和构造体制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和进展:(1)雪峰造山带中段形变类型主要有板劈理、折劈理、褶皱及与褶皱同走向的大型膝褶带、逆断裂、正断裂、右行走滑断裂等;(2)加里东运动和早中生代构造运动(印支运动与早燕山运动)中均存在明显的挤压变形,构造体制均为NW-NWW向挤压,形成NE-NNE向褶皱和逆断裂,加里东运动尚形成了板劈理和大型膝褶带;(3)雪峰造山带中段以溆浦—靖州断裂为界分为东带和西带,分别为加里东期区域雪峰逆冲推覆构造的根带和中带.东带板劈理发育,西带板劈理不发育且上古生界与下伏地层产状相近,表明加里东运动中东带变形强度明显大于西带,不整合特征、抬升幅度、逆冲断裂的发育特征等表明早中生代构造运动中东带变形较强,而西带变形较弱;(4)劈理优势倾向以及褶皱轴面和逆断裂的倾向,反映雪峰造山带东带加里东运动和早中生代构造运动中均具有背冲构造样式,但早中生代背冲构造的中轴相对加里东期向西迁移25 km以上;(5)南华纪早期溆浦-靖州断裂以东大幅伸展断陷并接受巨厚沉积,晚古生代期间断裂东侧大幅伸展沉降而构成湘中沉积盆地的西边界,反映雪峰造山带东带为一块体强度低的构造薄弱带,这是其变形强度大于西带及成为雪峰推覆构造根带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雪峰造山带北段地质构造特征——以慈利—安化走廊剖面为例
雪峰造山带北段
慈利—安化走廊带
褶皱
断裂
加里东运动
印支运动
背冲构造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麻粒岩构造侵位过程中变质变形演化
变质变形
麻粒岩
构造侵位
造山带
喜马拉雅
龙门山构造带北段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龙门山
推覆体
断层
构造类型
地震勘探
地震解释
雪峰造山带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框架
雪峰造山带
构造演化
新元古代
湖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雪峰造山带中段地质构造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雪峰造山带中段 加里东运动 早中生代构造运动 NW—NWW向挤压 溆浦—靖州断裂 构造分带 背冲构造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9-418
页数 20页 分类号 P548|P534
字数 1452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柏道远 88 1488 23.0 34.0
2 钟响 28 364 13.0 18.0
3 贾朋远 22 340 13.0 18.0
4 黄文义 16 218 8.0 14.0
5 熊雄 20 227 10.0 14.0
6 杨俊 12 6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09)
共引文献  (1379)
参考文献  (6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20)
二级引证文献  (109)
18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4(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8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87(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8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8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199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3(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94(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1995(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5)
1996(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1)
1997(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8)
1998(7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7)
19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0)
20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1(6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9)
2002(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3(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6)
2004(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7)
2005(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5)
2006(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8)
2007(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5)
200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2)
2009(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70)
2010(3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1(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9(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雪峰造山带中段
加里东运动
早中生代构造运动
NW—NWW向挤压
溆浦—靖州断裂
构造分带
背冲构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