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羟基聚硅氧烷齐聚物为单体,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氢氧化铵(BDAH)为乳化剂兼催化剂,进行阳离子型乳液缩聚过程及动力学模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合过程中,体系界面张力及乳胶粒粒径保持恒定,单体不发生迁移,缩聚在单体液滴形成的乳胶粒界面上进行;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缩聚分子量模型:4ρ kFt/ME=ln[(ME+M)/(ME-M)],lnME=-△H /RT+C,结合实验数据,获得kF阿累尼乌斯公式: kF =1.83×105e(27718/T,及缩聚反应焓:△H =10.8 kJ·mol-1.
推荐文章
环硅氧烷开环聚合反应中端羟基生成模型
环硅氧烷
端羟基
动力学模型
自交联型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乳液稳定性
乙烯基有机硅氧烷
乳液
稳定性
聚硅氧烷的研究进展
聚硅氧烷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本体聚合
乳液聚合
应用
聚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应用
水性聚氨酯
氨基硅油
改性
抗起毛起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羟基聚硅氧烷阳离子型乳液缩聚过程及分子量模型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羟基聚硅氧烷 阳离子型乳液缩聚 分子量模型 模型参数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7-541
页数 分类号 O631.5|O648.23|TQ203.3
字数 25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立庆 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52 424 11.0 18.0
2 杨志祥 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14 32 4.0 5.0
3 周安安 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17 167 6.0 12.0
4 郑水燕 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7 51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1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羟基聚硅氧烷
阳离子型乳液缩聚
分子量模型
模型参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相关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zjnsf.net/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