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热带海洋学报       
摘要:
本文根据1965、1984、1999和2005的海图对比分析,探讨了洋浦湾深槽、南浅滩以及口外拦门沙的冲淤变化,得出:1)1965-1984年之间,南浅滩呈淤涨之势,其西南部最大淤涨距离可达640m;1984-1999年南浅滩出现了侵蚀,这主要是由于洋浦湾波浪以及沿岸流的作用引起的;1999-2005年,靠近口门附近的南浅滩出现淤涨现象,主要是由于洋浦湾口门附近水动力的影响作用;但是目前整体基本上处于稳定的阶段.2)洋浦深槽段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西边坡淤涨,东边坡侵蚀后退,深泓断面缩窄、淤浅及东偏的趋势,特别是剖面5的变化比较复杂,值得关注.3)口外拦门沙近几十年来呈现出不同的时空冲淤变化,但是以淤积为主,1965-2005年拦门沙总的淤积厚度达到1m左右,但随着泥沙补给的减少,这种淤积趋势也随着减少.
推荐文章
瓯江口拦门沙航道回淤分析
疏浚
回淤
含沙量
治理工程
拦门沙航道
瓯江口
洋浦湾一新英湾地质及洋浦深槽的形成与演变
洋浦湾
新英湾
地质
深槽
形成与演变
离岸沙坝-潟湖海岸拦门沙航道回淤——以渤海湾曹妃甸海域老龙沟拦门沙为例
拦门沙
沙坝-潟湖海岸
风浪掀沙
回淤
航道
老龙沟
曹妃甸
曹妃甸老龙沟潮汐通道拦门沙演变机制
潮汐通道
拦门沙
演变
机制
老龙沟
曹妃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洋浦湾南浅滩-深槽-拦门沙近40年冲淤变化分析
来源期刊 热带海洋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洋浦湾 冲淤 南浅滩 深槽 拦门沙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海洋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P736.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5470.2010.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创收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9 75 5.0 8.0
2 陈斌 8 84 4.0 8.0
3 林国尧 21 7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洋浦湾
冲淤
南浅滩
深槽
拦门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海洋学报
双月刊
1009-5470
44-1500/P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0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