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煤层气井洞穴完井的物理模型,将完井洞穴看成一个在煤层气井井底附近渗透率远大于外区煤层的高渗区域,并假定该区域中的流体流动仍然符合Darcy流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层气井洞穴完井的渗流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求解方法得到了洞穴完井煤层气井在圆形煤层和任意四边形煤层中的渗流场分布.为了与裸眼完井煤层气井的渗流场进行对比,模拟了圆形存在一口洞穴完井煤层气井和一口裸眼完井煤层气井及一口洞穴完井煤层气井和两口裸眼完井井的渗流场,明显看出了洞穴完井煤层气井渗流场与常规裸眼完井井的差异.该研究成果对更好地了解洞穴完井煤层气井的流体流动规律及压力分布状态有积极的意义.
推荐文章
煤层气洞穴完井技术
煤层气
洞穴完井
增产机理
工艺流程
钻井完井液对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过程的影响——以宁武盆地9号煤层为例
煤岩
煤层气
钻井完井液
储层损害
解吸
扩散
渗透率
红外光谱
润湿性
考虑滑脱效应和温度场的煤层气渗流数值模拟
滑脱效应
温度场
渗流场
储层压力
数值模拟
渗流场中岩石流变特性的数值模拟
岩石流变
数值模拟
单向渗流场
三向渗流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洞穴完井煤层中渗流场的数值研究
来源期刊 油气井测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层气 洞穴完井 模型 渗流场 有限元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5
页数 分类号 TE3
字数 32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388.2010.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曰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64 851 13.0 28.0
2 欧阳伟平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8 26 3.0 5.0
3 赵培华 10 107 6.0 10.0
4 苏中良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6 105 4.0 6.0
5 方惠军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5 5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层气
洞穴完井
模型
渗流场
有限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油气井测试
双月刊
1004-4388
13-1147/TE
大16开
河北省廊坊市万庄43号信箱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04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