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溶液冷却吸收的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方案,即利用来自吸收器的浓溶液冷却吸收过程的前半部分以回收部分吸收热.由于进入溶液热交换器的浓溶液温度提高,在其出口浓溶液将部分沸腾,因而可减少外界热源的消耗.计算结果显示,在典型条件下改进循环的性能系数(COP)比传统循环提高约28.3%,而该循环所有换热器所需的总换热面积则比传统循环略有减少.在同等条件下与吸附式制冷方案相比,改进循环的制冷量可增加1倍多.渔船采用改进循环的制冷机后用其自身柴油机废气足以提供渔品保鲜用的制冷量.
推荐文章
海洋渔船尾气监测与处理系统方案设计研究
物联网技术
云服务器端
渔船尾气
监测与处理
噪声
尾气监测
双效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性能
氨水
吸收式循环
双效
性能系数
基于GAX循环的喷射—吸收式氨水制冷循环研究
喷射器
氨水
吸收式制冷
GAX循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渔船尾气驱动的氨水溶液冷却吸收式制冷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氨水吸收式制冷 溶液冷却吸收 余热回收 传热传质 COP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338
页数 分类号 TK123
字数 842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969/j.issn.1003-7985.2010.02.0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亚平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87 733 16.0 22.0
2 林陈敏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4 56 3.0 4.0
4 田莹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3 5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氨水吸收式制冷
溶液冷却吸收
余热回收
传热传质
CO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季刊
1003-7985
32-1325/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1984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0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8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