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采用主动脉外置导丝的新方法处理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并与常规PCI方法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冠状动脉开口病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常规方法处理组和主动脉外置导丝组.常规处理组采用标准PCI术式,外置导丝组在导引导管进入冠状动脉开口前,将1根导丝送至主动脉外置,其余操作同标准PCI术.统计两组所用导引导管数最、导丝数量、X线曝光时间、PCI总时间、对比剂剂最、压力嵌顿次数、恶性心律失常次数和手术失败例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处理组导引导管数为(2.3±1.1)根,外置导丝组为(1.3±0.5)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使用导丝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处理组(2.0±1.1)根,外置导丝组(2.2 ±0.4)根,P>0.05].与常规处理组比较,外置导丝组显著减少X线曝光时间[常规处理组(18.8 ±6.9)min,外置导丝组(14.2 ±5.7)min,P<0.01],缩短PCI总时间[常规处理组(31.2±8.1)min,外置导丝组(20.1±4.5)min,P<0.01],减少对比剂用量[常规处理组(193.5±25.4)ml,外置导丝组(130.6±32.8)ml,P<0.01],术中出现嵌顿的次数明显减少(常规处理组19例次,外置导丝组2例次,P<0.01).常规处理组术中出现恶性心律失常8例次,PCI失败6例,外置导丝组无恶性心律失常及失败病例.结论 主动脉外置导丝处理冠状动脉开口病变,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可有效避免PCI术中导管嵌顿,减少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推荐文章
主动脉瓣膜钙化部位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关系探讨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主动脉瓣钙化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
采用冠状动脉CTA探究血压对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的影响
高血压
主动脉根部
升主动脉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升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升主动脉弹性
冠状动脉狭窄
冠心病
相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动脉外置导丝处理冠状动脉开口病变的效果观察
来源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年,卷(期) 201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3-1125
页数 分类号 R5
字数 27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0.1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振军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14 35 4.0 5.0
2 姜铁民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98 391 9.0 13.0
3 赵季红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69 295 8.0 12.0
4 赵鹏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17 28 3.0 4.0
5 陈少伯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41 134 7.0 9.0
6 梁国庆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59 256 8.0 13.0
7 岳继华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24 86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月刊
0253-3758
11-2148/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4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0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5462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