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南华北地区在早古生代沉积了巨厚的碳酸盐岩,为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大量野外剖面、钻井岩心的详细观测和室内显微薄片分析,系统研究了该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和特征,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包括:①压实、压溶作用;②胶结作用;③重结晶作用;④白云石化作用;⑤交代作用;⑥溶蚀作用;⑦构造破裂作用等.对成岩作用阶段进行了划分,深入研究了不同成岩阶段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退后生期和进后生期溶蚀作用、构造破裂作用较强,对储层的形成有利,成岩期和后生期的白云石化作用也有利于孔隙的形成和保存.岩溶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对该区下古生界储层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主要为岩溶储层,上寒武统主要为次生白云岩储层,同时建立了该区下古生界岩溶作用模式和白云石化作用演化模式.
推荐文章
桩海潜山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作用研究
济阳坳陷
早古生代
古潜山
碳酸盐岩
储集层
形成
作用
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储层影响因素分析
南华北地区
上古生界
三角洲砂体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构造演化
岩性油气藏
和田古隆起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储层
碳酸盐岩
古隆起
下古生界
和田
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勘探新领域
鄂尔多斯盆地
碳酸盐岩
勘探
新领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华北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来源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成岩作用 下古生界 碳酸盐岩 马家沟组 南华北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盆地与能源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122.2|P588.24
字数 59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849.2010.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永良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27 2.0 2.0
2 田景春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175 2789 31.0 44.0
3 张长俊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2 493 13.0 22.0
4 张翔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47 313 10.0 16.0
5 何明喜 2 26 2.0 2.0
6 时国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5 56 4.0 5.0
7 杜建波 1 2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7)
共引文献  (22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02)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6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8(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成岩作用
下古生界
碳酸盐岩
马家沟组
南华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技通报
双月刊
1000-7849
42-1904/P
大16开
湖北省武昌鲁磨路38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