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肝豆状核变性(WD)主要是由于编码P型ATP酶的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障碍而发病.国内外应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ATP7B基因突变进行了广泛研究.近年来对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基因突变的类型与WD患者的发病年龄、症状、铜代谢生化异常程度及治疗疗效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推荐文章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精神症状与中医分型相关性研究
肝豆状核变性
精神症状
中医分型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特点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诊断
K-F环
铜蓝蛋白
误诊
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
肝纤维化
中西医
研究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肝豆状核变性
同型半胱氨酸
驱铜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豆状核变性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ATP7B基因 突变 临床表型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9-362
页数 分类号 R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叶青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5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豆状核变性
ATP7B基因
突变
临床表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双月刊
1673-2642
43-1456/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19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