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鸡骨草与毛鸡骨草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其化学成分的差异.采集鸡骨草和毛鸡骨草两种药材整株和不同部位的FTIR图,运用二阶导数谱和半定量分析研究不同谱图间的差异.结果显示鸡骨草与毛鸡骨草均含挥发油、三萜类、黄酮、皂苷、多糖类等化学成分.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成分含量均以毛鸡骨草高."指纹"区的特征光谱显示,鸡骨草根部的黄酮类成分含量少于茎部、而皂苷类和多糖类成分含量高于茎部;毛鸡骨草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含量以叶部最高,根部最低;多糖类成分叶部最高,根部和茎部较低但二者含量相近.FTlR技术可以快速鉴别出鸡骨草与毛鸡骨草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避免了用单一成分来衡量药材质量的优劣.
推荐文章
中药鸡骨草研究概况
鸡骨草
栽培
利用
毛鸡骨草及其醇提取物的无机元素分析
毛鸡骨草
无机元素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等离子质谱
鸡骨草总皂甙含量的积累规律研究
鸡骨草
皂甙
含量
积累规律
鸡骨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鸡骨草
豆科
化学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FTIR比较分析鸡骨草与毛鸡骨草的化学组分
来源期刊 光谱实验室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红外光谱 鸡骨草 毛鸡骨草 黄酮 皂苷 多糖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2-5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33
字数 27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138.2010.02.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德鑫 广西科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 9 79 5.0 8.0
4 黄荣韶 广西大学农学院 126 1002 14.0 24.0
5 王一兵 广西科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 31 199 9.0 13.0
6 黄庶识 广西科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 84 750 13.0 23.0
13 陈植成 广西科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 6 74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外光谱
鸡骨草
毛鸡骨草
黄酮
皂苷
多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实验室
双月刊
1004-8138
11-3157/O4
16开
北京市高梁桥斜街13号院35号楼204室
82-86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136
相关基金
广西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xi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