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制备葛根素衍生物4ac纳米粒,探讨其形成机制.方法 采用热力学参数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法,鉴定葛根素衍生物4ac纳米粒形成过程中药物与辅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药物与辅料之间无相互作用,药物主要是以包埋的形式存在于载体中,此外也有少量的药物吸附于载体的表面.结论 纳米粒的形成过程为物理结合,未发生化学反应.
推荐文章
葛根素4'-位和7-位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缺氧活性
葛根素衍生物
合成
构象异构
抗缺氧活性
葛根素药理作用机制探讨及临床应用
葛根素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葛根素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
葛根素
脑供血不足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葛根素衍生物纳米粒处方工艺
葛根素
4ac
中心复合设计
纳米粒
PLGA
PV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葛根素衍生物纳米粒的制备及形成机制探讨
来源期刊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葛根素 纳米粒 形成机制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葛根素
纳米粒
形成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双月刊
1673-6427
34-1267/R
大16开
安徽省芜湖市乌霞山西路18号
26-8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05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