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86年10月7日,94岁的共和国元帅刘伯承在北京与世长辞。10月21日,尚未从怀念战友悲痛中摆脱出来的邓小平满怀深情地撰写了《悼伯承》一文,在回忆刘伯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经历时写道:“伯承在1924年就接触了共产党人,但他没有马上参加共产党组织,而是经过两年的认真观察和思考后,才确定了自己的政治选择,一旦看准了,选定了,他就为实现自己的信仰鞠躬尽瘁,万死不辞。”刘伯承生前在谈到自己入党经历时也曾说:“道路既已择定,当百折不回。”那么,刘伯承是怎样通过理性的选择而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呢?
推荐文章
探索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前答辩的有效机制
基层党建
答辩
核心价值观
党的教育
论大学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
大学新生
入党启蒙教育
入学教育
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简析
理性选择理论
理论基础
基本观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理性的选择——刘伯承入党的故事
来源期刊 天津支部生活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刘伯承 入党 理性 中国共产党 故事 共产党组织 共产党人 政治选择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0
页数 2页 分类号 D262.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刘伯承
入党
理性
中国共产党
故事
共产党组织
共产党人
政治选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支部生活
半月刊
0412-0892
12-1001/D
天津市和平区湖北路14号
6-268
出版文献量(篇)
10126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