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本征函数展开方法推广了传播散射网络模型,结合从地面以下到电离层中的水平分层模型,研究各向异性电离层背景中电磁波的传播问题.仿真结果显示:电磁波穿透电离层所需的最小频率为9.7 MHz;要在200 km高空获得DEMETER卫星电场探测器灵敏度以上的信号,所需要的偶极子源至少为7 kA·m,说明地震前期卫星探测到的VLF/ELF频段的异常信号不大可能直接由地下震源发出的.另一方面,震源偶力矩在正上方所产生的电场强度最大,所波及的范围在以震源为中心,半径为100 km的范围内,表明这种异常信号可能是震源产生的辐射场引起震源上方电离层底部的离子浓度等参数变化导致高能粒子放电或辐射所产生的.
推荐文章
用FDTD及Z变换方法分析电离层中电磁波传播
电离层
等离子体
电子浓度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Z变换
电磁脉冲信号电离层传播的时间特性
电离层
电子密度不规则体
脉冲信号
附加时延
STF-FDTD方法计算核电磁脉冲在电离层传播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电离层
移位算子
色散传递函数法
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与电离层反演
电离层
层析
电离层反演
地震前兆监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播散射网络模型在电离层波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电波科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本征函数 传播散射网络 电离层 各向异性 水平分层模型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9-584
页数 分类号 TN011
字数 37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388.2010.03.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蓓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8 246 4.0 8.0
5 方广有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162 1495 20.0 28.0
6 李廉林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8 96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本征函数
传播散射网络
电离层
各向异性
水平分层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波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5-0388
41-1185/TN
大16开
河南市新乡138信箱3分箱
36-26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1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02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