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理节律是由内源性节律振荡器驱动的生理表现与行为的昼夜循环.这些循环由内生的能够适应器官生理需求的生物钟系统产生.包括生物钟基因参与的3个负性和1个正性转录、翻译及转录后事件环路.心血管参数随生理节律的波动而变化;不同类型的心血管事件具有因昼夜而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明确这种分子钟及其机制可能最终使人类更好的掌握在生理节律调控下的疾病及其有效治疗的最佳时机.
推荐文章
光对植物生物钟的调节
生物钟
中央振荡器
光敏色素
隐花色素
生物发光成像无损伤研究植物生物钟的方法
生物钟
表型分析
FFT-NLLS
BRASS
拟南芥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拟南芥
生物钟
负反馈环
光周期
植物生物钟及其调控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生物钟
环境适应性
生长发育
昼夜节律
胁迫应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脉管系统的生物钟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物钟 脉管系统 昼夜节律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1-2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长生 194 1314 18.0 24.0
2 夏上 16 46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钟
脉管系统
昼夜节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