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及东部天山地区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游牧型经济向农耕型经济的转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形式的消失,15世纪前东部地区居民的回鹘化、西部地区居民的突厥化及全民伊斯兰化进程的完成和语言文字的统一等,是维吾尔族赖以形成的先决条件;16世纪时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东、西政区的统一,是维吾尔族得以形成的基础;而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宗教、习俗、歌舞、艺术、服饰、价值观念等文化层面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则是维吾尔族正式形成的标志.在该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共经历了两次大的文化整合.
推荐文章
维吾尔族舞蹈教学方法研究
维吾尔族舞
教学
文化
维吾尔族及汉族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对比研究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黄斑中心凹厚度
性别
维吾尔族
汉族
维吾尔族脑性瘫痪母亲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
脑性瘫痪
儿童
母亲行为
质性研究
跨文化护理视角下维吾尔族产妇分娩及“坐月子”习俗变迁探析
维吾尔族产妇
家庭分娩
“坐月子”
跨文化护理
文化照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维吾尔族的族源及其形成过程(二):下——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十一
来源期刊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人种融合 语言专用 文化整合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南疆民族文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5
页数 6页 分类号 K289
字数 99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432X.2010.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树辉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78 209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种融合
语言专用
文化整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喀什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6-2134
65-1306/G4
大16开
新疆喀什市学院路29号
58-11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66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