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方证对应是中医学典籍中蕴藏的一种相对成熟完整的疾病诊治方法.其理论形成大致经历了汉代以前的雏形阶段、东汉末年的升华阶段以及后世对之进行发展完善的阶段.在雏形阶段,直录临证所见所闻,积累对病对症的治疗经验;在升华阶段,<伤寒论>将临床运用较为成熟的结构固定的方剂与特定的病证表现之间的特殊对应关系以方证形式固定规范下来;在发展完善阶段,后世在经方方证基础上不断重复验证传统方证对应的科学性,同时多有创新、发展与完善.来源于经验,升华于经典,丰富发展完善于后世诸家为其发展史的重要特征.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各时期方证对应理论与实践的源流,为临证诊疗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方证辨证不等于方证对应
方证辨证
方证对应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中医"方证对应"数学模型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方证对应
数学模型
伤寒论
层次分析法
方证对应研究
方证对应
意义
研究思路
方证对应的思考与展望
方证对应
思考
展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方证对应史研究
来源期刊 中西医结合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方证对应 医学史 文献工作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医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1-588
页数 分类号 R2
字数 125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36/jcim201006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 81 752 14.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2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67)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方证对应
医学史
文献工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结合医学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2095-4964
31-2083/R
大16开
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800号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2201室
2003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55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30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