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目前国内外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研究进行的分析表明,油页岩具有导热性差的特点.为了解决传统的热传导开采方法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微波加热开采油页岩的新型技术.利用微波加热方式,电磁能直接作用于介质分子而转换成热能,其透射性能使物料内外介质同时受热,不需要热传导.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在油页岩层中钻羽状井并填入吸波介质,可大大改善油页岩的吸波能力,可以以较快的速度使页岩油的升温,并逐渐地将干酪根裂解转化为页岩油气.页岩油气会通过加热产生的裂缝运移到生产井,并被抽排到地面.
推荐文章
原位开采油页岩电加热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油页岩
电加热
原位开采
加热器
加热井
工艺流程
发展趋势
世界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进展
原位开采
蒸汽加热
电加热
辐射加热
原位开采背景下油页岩渗透规律的研究
油页岩
原位注蒸汽
渗透系数
三维应力
孔隙压力
油页岩原位高温开采地下冷冻墙的研究
油页岩
原位高温开采
地下冷冻墙
结构参数
运行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微波加热开采地下油页岩的技术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油页岩 原位开采技术 微波加热开采技术 电磁能 热能 干酪根裂解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3-625
页数 分类号 TE357.9
字数 211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朝合 39 416 11.0 18.0
2 王红岩 116 4358 37.0 63.0
3 刘洪林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91 3488 31.0 57.0
5 刘德勋 21 496 11.0 21.0
8 薛华庆 17 171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07)
二级引证文献  (79)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页岩
原位开采技术
微波加热开采技术
电磁能
热能
干酪根裂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学报
月刊
0253-2697
11-2128/TE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2-11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5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