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56例绝经前SLE病人(SLE组)及42例健康女性(对照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所有入选对象均无临床心血管疾病史.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等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SLE组中有12例(21.4%)存在颈动脉斑块,而在对照组中仅1例存在颈动脉斑块(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57,P<0.01).与对照组相比,SLE组血清VEGF、TC、TG、LDL水平明显增高,而HDL水平明显降低(t=2.54~3.35,P<0.05、0.01).SLE病人中与无颈动脉斑块组比较,有颈动脉斑块组的病程明显延长,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HDL水平则明显降低(t=3.01~3.43,P<0.01).结论 绝经前SLE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高.SLE病程长及高VEGF、低HDL水平可能是SLE病人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动脉粥样硬化
炎性递质
免疫反应
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妊娠管理
治疗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
危险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红斑狼疮,系统性 动脉硬化 颈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7-499
页数 分类号 R593.241
字数 21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488.2010.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金霞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28 118 7.0 9.0
2 王宏伟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15 76 6.0 8.0
3 栾兴伟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6 12 3.0 3.0
4 孙美玲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11 2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斑狼疮,系统性
动脉硬化
颈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4488
37-1356/R
大16开
青岛市登州路38号
24-126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5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