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的基本步骤为:①对标准曲线的各点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给出各点的标准不确定度;②对标准曲线各点的响应值进行多次测定,得出其平均值和标准不确定度;③以这2个标准不确定度为权重进行拟合,得出双误差拟合方程和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④计算标准曲线各点与其校准点的差值,并将其转换成标准不确定度:⑤将以上4项按不确定度传播规律计算总不确定度.实际测量时,①、②、④步用插值法算得.通过一个实例比较了不同拟合方法间结果的差别,说明了运用X、Y的相对误差作为权重的直线拟和,再加上"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算得的测量不确定度更为合理.
推荐文章
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及其在化学测量中的应用
不确定度
方法检出限:数学模型
关于不确定度A类分量测试和计算方法的建议
不确定度A类分量
测试
评定
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不确定度
水样
测定
化学需氧量
不确定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化学测量中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计算示例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不确定度 加权回归 双误差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1725
页数 分类号 P632
字数 44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10.1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亚平 59 1430 19.0 37.0
2 朱家平 9 65 5.0 8.0
3 刘建坤 8 44 2.0 6.0
4 谢恩平 3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确定度
加权回归
双误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