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快速升温法,在相对较低的压力下制备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共混物的微孔发泡材料.获得的PC/PS共混物发泡材料的平均泡孔直径为4.3μm,泡孔密度为8.89 × 10~9个/cm~3,而在相同条件下制得的PC和PS发泡材料的平均泡孔直径分别为28.6μm和143.8 0μm,泡孔密度分别为2.23×10~7个/cm~3和3.6×10~5个/cm~3.并研究PC、PS和PC/PS共混物的CO_2吸附行为以及PC/PS共混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泡孔形态,发现泡孔首先在PS相中成核并生长.
推荐文章
电工电子用聚碳酸酯的改性研究
聚碳酸酯
聚苯乙烯
增容剂母粒
反应性挤出
超临界CO2中合成聚碳酸酯
超临界
CO2
聚碳酸酯
发泡聚苯乙烯板处理路-桥过渡段沉降的应用研究
路-桥过渡段
沉降
发泡聚苯乙烯板
流变特性
聚碳酸酯的热降解
聚碳酸酯
热稳定性
热降解
降解产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_2微孔发泡聚碳酸酯/聚苯乙烯
来源期刊 塑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苯乙烯 共混 微孔发泡 泡孔形态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结构与性能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7
页数 分类号 TQ323.41
字数 17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勇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市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101 942 20.0 27.0
2 郑文革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市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13 42 5.0 6.0
3 王继文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市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2 10 2.0 2.0
4 张好斌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市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1 5 1.0 1.0
5 卢朝辉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市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碳酸酯
聚苯乙烯
共混
微孔发泡
泡孔形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塑料
双月刊
1001-9456
11-2205/TQ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旧鼓楼大街47号
82-268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3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73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