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当今的学术界,有一些学人写起文章来,操起黑格尔式的晦涩腔调,摆弄海德格尔式的玄乎概念,把本来并不深奥的事理讲得诡谲莫测,使读者如堕五里雾中,百思而不得其解,以此炫示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类人物之所以假以晦涩故作高深状,无非是欲藉此补苴罅漏,以便蒙人耳目,收取浮名虚誉。这种愚弄人的伎俩颇能迷惑一些未入或初入学门的学子、赶时髦者和随大流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莫把晦涩当高深
来源期刊 党政干部参考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学人 语言 波普尔 哲人科学家 价值观 概念 批评性 抽象观念 清晰性 寻求真理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2
页数 2页 分类号 G31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学人
语言
波普尔
哲人科学家
价值观
概念
批评性
抽象观念
清晰性
寻求真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党政干部参考
半月刊
11-5922/C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中共中央党校综
2-490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173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