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大安寨段油气藏成藏模式以"自生自储"为主,总体上属于常温(74~80℃)、高压(原始地层压力系数>1.3)、构造-岩性复合圈闭、薄层状、低丰度、无边(底)水碳酸盐岩裂缝性未饱和油藏或凝析气藏.由于大部分油气井地层压力下降快,地层压力梯度低,产量递减率高,限制了常规酸化压裂等增产措施的推广应用.本文针对大安寨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并结合油气藏开采效果评价,提出了采用胶凝压裂酸化(酸压)技术改造储层的增产措施.通过室内试验得到了凝胶酸TC4-1的配方:20%(HC1)十3.5%(CT1-9)+1.0%(CT1-3)+1.0%(CT1-7)+1.0%(CT5-9)+1.0%(Ⅳ-93).针对不同类型的储层,对酸压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实施了加液氮酸化、压前预处理等配套措施.现场实施效果表明,研制的酸化配方及配套技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显著的增产效果.
推荐文章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大安寨段油气富集带预测
川北阆中-南部
大安寨段
油气富集带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茅口组礁滩相储层预测
四川盆地
早二叠世
礁滩
储集层
地震响应
特征
勘探区
川北阆中地区大安寨段构造应力场与油气成藏预测
构造应力场
有限元
油气成藏预测
阆中南部地区大安寨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大安寨段
阆中
南部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大安寨段油气藏储层酸压改造技术及实践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大安寨油气藏 酸压 储层改造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2
页数 分类号 TE3
字数 264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勇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78 314 10.0 16.0
2 杨志彬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8 62 5.0 7.0
6 刘善华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8 20 3.0 4.0
7 胡永章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13 73 5.0 8.0
8 何祖荣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49 4.0 4.0
9 杨先利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5 3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安寨油气藏
酸压
储层改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