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聚脲甲醛(PUF)为囊壁,乙烯基硅油为囊芯,采用原位聚合"一步法"成功制备出具有自修复功能且粒径均匀的新型PUF包覆乙烯基硅油微胶囊.研究了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m(囊芯):m(囊壁)比例对微胶囊物理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金相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红外光谱(FT-IR)法等对微胶囊的形貌、粒径大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用较高浓度的聚乙烯醇(PVA1799)作为分散剂时,有利于微胶囊的形成;当ω(PVA1799)=3.00%(相对于体系总质量而言)、m(囊芯):m(囊壁)=2.8:1.0时,在1500 r/min条件下,可制备出平均粒径小于20 μm且粒径分布较均匀的理想微胶囊.
推荐文章
一步法制备生物相容油核微胶囊及其可控释放
微流体学
微胶囊
生物相容
可控释放
功能载体
微通道
凝胶
聚氨酯材料包覆聚α-烯烃微胶囊的制备研究
分子设计
聚氨酯材料
聚α-烯烃减阻聚合物
微胶囊包覆
界面聚合法
超声波促进DAPT一步法制备HMX
应用化学
超声波
离子液体
HMX
DAPT
炸药
一步法制备2-氨基-6-氯嘌呤
鸟嘌呤
2-氨基-6-氯嘌呤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步法制备聚脲甲醛包覆反应性乙烯基硅油微胶囊
来源期刊 中国胶粘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胶囊 自修复 乙烯基硅油 聚脲甲醛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7
页数 分类号 TQ323.3:TQ264.17
字数 34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2849.2010.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秋禹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211 2476 26.0 40.0
2 张军平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72 1040 18.0 29.0
3 邢瑞英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5 40 3.0 5.0
4 艾秋实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4 69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胶囊
自修复
乙烯基硅油
聚脲甲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胶粘剂
月刊
1004-2849
31-1601/TQ
大16开
上海市漕宝路36号
4-45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48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69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