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为确定大叶紫珠最佳的采收期和采收部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湖南会同县大叶紫珠种植基地不同时期采收的根、茎、叶,采用95%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1 h,采用紫外分光先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大叶紫珠总黄酮含量的积累随着植株的生长,总黄酮含量也随之变化,根、茎中总黄酮含量逐步增加,叶中总黄酮含量逐渐减少;不同药用部位总黄酮含量有显著差别,依次为:叶>茎>根.结论 该项研究根据有效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的规律为确定大叶紫珠最佳采收期争采收部位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广东紫珠药材的总黄酮含量分析
广东紫珠
总黄酮
药材质量
不同采收期及不同部位的广东紫珠总黄酮含量分析
广东紫珠
总黄酮
采收期
药材部位
药材质量
不同采收期薄荷茎、叶中迷迭香酸含量研究
薄荷
迷迭香酸
采收期
产地
质量控制
不同采收期柿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对比分析
柿叶
总黄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叶紫珠不同采收期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来源期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叶紫珠 总黄酮 采收期 药用部位 紫外分光光度法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6
页数 分类号 R284.1
字数 17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70X.2010.11.011.034.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日宝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23 1166 19.0 27.0
2 童巧珍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98 767 14.0 22.0
3 刘湘丹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65 262 9.0 12.0
4 罗跃龙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31 311 10.0 16.0
5 刘笑蓉 16 27 3.0 4.0
6 唐丽君 2 2 1.0 1.0
7 刘佳胜 4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1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叶紫珠
总黄酮
采收期
药用部位
紫外分光光度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674-070X
43-1472/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学士路300号湖南中医药大学含浦校区
42-6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618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