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在心肌无再流中的作用以及中药通心络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中华小型猪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0.05 g·kg~(-1)·d~(-1))、中剂量(0.2 g·kg~(-1)·d~(-1))和大剂量(0.5 g·kg~(-1)·d~(-1))通心络治疗组,每组6只.冠状动脉阻断3 h,再灌注1 h建立AMI再灌注模型.测定并对比AMI前、后3 h和再灌注后1 h血清及再灌注后正常、再灌注和无再流区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冠脉结扎3 h,血T-AOC、T-SOD和GSH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再灌注后,上述指标降低和升高更显著(均P<0.01).(2)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区心肌组织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区心肌T-AOC、T-SOD和GSH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而无再流区上述指标降低和升高比再灌注区更显著(均P<0.01).(3)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MI 3 h血T-AOC、T-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均P<0.05),并显著提高再灌注1 h血T-SOD含量(P<0.05);大剂量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MI 3 h和再灌注1 h血T-AOC、T-SOD含量,抑制MDA生成(均P<0.05).(4)中剂量通心络仅能显著提高再灌注区T-AOC含量(P<0.05),降低MDA含量(P<0.05);而大剂量则显著增加再灌注区T-AOC、T-SOD和GSH含量(均P<0.05),抑制MDA的合成(P<0.01),并显著增加无再流区T-AOC和T-SOD含量(均P<0.05),降低MDA的含量(P<0.01).结论:机体抗氧化防御功能降低和心肌局部氧化还原稳态失衡,可能是AMI再灌注后无再流发生的重要机制.中药通心络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防御能力,抑制心肌局部的氧化损伤,起到了减少无再流的作用.
推荐文章
超微粉通心络对麻醉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
超微粉通心络
心肌梗死
梗死面积
心外膜电图
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通心络的保护作用
通心络
内皮细胞损伤
无再流
急性心肌梗死
养心通痹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
养心通痹汤
溶栓
再灌注损伤
中药通心络(超微粉碎)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再流的影响
通心络(超微粉碎)
无再流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声学造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及通心络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通心络 氧化性应激 无再流 心肌梗死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0-4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2.2~+2
字数 39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11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30)
二级引证文献  (227)
197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4(2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5(3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6(2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8(4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9(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通心络
氧化性应激
无再流
心肌梗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