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讨论了"切线法"引入非线性M-C破坏准则时采用"初始切线法"和"外切线法"对边坡临界高度、地基承载力、主动土压力3个经典土力学问题的影响,用以分析"外切线法"引入非线性破坏准则对分析岩土问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非线性参数对土工结构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恰当引入岩土材料的非线性破坏特性更加符合工程实际;基于上限法通过"初始切线法"引入非线性破坏准则是众多上限解答的一个上限解答,特定条件下能够获得较好的上限解,但随着非线性参数m的增大由此引起的误差也越来越大,采用"外切线法"更具有效性和合理性.
推荐文章
非线性破坏准则下的边坡稳定塑性极限分析
边坡稳定性
非线性破坏准则
上限定理
稳定系数
基于非线性破坏准则的主动土压力上限计算
主动土压力
Power-Law非线性破坏准则
上限分析
大型数学规划
非线性朗肯土压力
基于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边坡稳定性极限分析
非线性破坏准则
极限分析上限法
安全系数
稳定性系数
变形协调条件下非线性破坏准则的加筋土坡临界高度上限解
加筋土坡
临界高度
变形协调
非线性破坏准则
极限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极限上限分析中"切线法"引入非线性破坏准则的探讨
来源期刊 长江科学院院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土力学 非线性M-C破坏准则 极限上限法 切线法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9
页数 分类号 TU432
字数 45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485.2010.08.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亮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223 3926 34.0 49.0
2 赵炼恒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95 1487 22.0 33.0
3 但汉成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42 627 15.0 23.0
4 罗苏平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8 163 7.0 8.0
5 任东亚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2 4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力学
非线性M-C破坏准则
极限上限法
切线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科学院院报
月刊
1001-5485
42-1171/TV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赵家条九万方
38-14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5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06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