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舆论的生成和传播本身,就是通过排斥和压制不同意见而实现其影响的.而被压制和排斥的意见和观点往往在舆论不断形成和扩大的过程中被最终销声或湮灭.这样的情况被称作"沉寂化效应".而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那种被压制或排斥了的意见,有时候却又并不是根本错误的意见."沉寂化效应"很多时候常常对那些处于强大舆论相反地位的对象形成一定程度的打击和伤害.而在一个高度民主化的社会,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任何言论都应该有自由发表的权利,尤其是那些一时处于弱势的观点,更不能轻易被人为的摒弃和排斥.本文就舆论"沉寂化效应"的实际意义及其社会影响、社会控制等问题,尤其是"沉寂化效应"的产生的社会弊害和对某些个人的伤害问题,进行了一些具体分析和讨论.
推荐文章
荔枝蛀蒂虫光驱避防控技术田间应用效果评价
荔枝蛀蒂虫
光驱避
田间应用
效果评价
碎片化信息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碎片化信息
网络舆论
影响
基于安全距离模型的汽车防追尾避撞方法
主动避撞算法
安全距离模型
汽车防追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舆论"沉寂化效应"的弊害与避防
来源期刊 当代传播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沉寂化效应" 意见压制 伤害 控制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新闻与传播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
页数 分类号 G210
字数 599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雨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159 354 9.0 12.0
2 王祎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7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沉寂化效应"
意见压制
伤害
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传播
双月刊
1009-5322
65-1201/G2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扬子江路1号
58-11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45
总被引数(次)
330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