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兔短暂局灶脑缺血后MRI缺血改变的时程,并且评价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7min和30min短暂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和假手术组,各组10只.在阻塞前、阻塞中和再灌注后0.5h、2h、6h、12h、24h、48h、72h对实验动物MRI检查,在MRI检查后于72h时间点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结果:在假手术组无MRI异常.在7min和30min组,在阻塞时的DWI高信号于再灌注后消失.此后,在7min组,DWI和T2WI保持正常,而在30min组,于6~12h观察点出现继发的DWI高信号和T2WI异常.组织学检查显示在2组均有神经元坏死,但是坏死神经元数目在30min组显著高于7min组(P<0.001).结论:于再灌注后DWI信号异常的短暂或持久消失依赖于缺血持续时间.DWI信号异常的短暂消失动物有广泛的神经元坏死;然而,DWI信号异常持久消失并不表明缺血损伤的脑组织完全恢复.这些结果有助于解释在有些脑缺血后DWI正常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以及有些经历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表现认知功能改变.
推荐文章
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
颈动脉狭窄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不同药物联合治疗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低分子肝素
氯吡格雷
疗效
纳洛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纳洛酮
脑梗死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梗死灶的定量分析
大脑中动脉阻塞
局灶性脑缺血
脑梗死
脑水肿
透光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兔短暂性局灶脑缺血MRI动态演变和病理组织学改变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 病理学 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1-464,472
页数 分类号 R743.31|R445.2
字数 42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062.2010.07.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怀军 295 1550 15.0 21.0
2 王志红 72 343 10.0 14.0
3 王藏海 51 173 7.0 9.0
4 史朝霞 17 56 5.0 7.0
5 秦瑞萍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
病理学
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月刊
1008-1062
21-1381/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8-25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4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287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