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传统跟骨外侧"L"形切口人路和改良经跗骨窦切口入路治疗大龄儿童(8~17岁)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6月至2008年1月,收治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31例(34足),其中经传统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传统入路)治疗18例(20足),男11例,女7例,年龄(12.5±3.3)岁.改良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入路(改良入路)治疗13例(14足),男8例,女5例,年龄(13.2±3.5)岁.术前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分别对两组患儿术中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2~45个月,平均24个月.和传统组比较改良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入路组术中平均失血量少,为(25.42±8.94)ml比(81.53±10.81)ml;切口长度短,为(3.54±0.89)cm比(10.18±1.45)cm;住院时间短,为(5.15±0.58)d比(8.07±2.34)d,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组治疗前后Bo hler角、Gissane角分别为(9.32±12.35)°比(31.1 1±4.62)°和(104.41±6.62)°比(128.72±9.55)°,改良组治疗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分别为(10.28±12.51)°比(34.56±2.74)°和(105.35±7.68)°比(126.71±5.44)°,两组治疗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入路组发生并发症4例,改良入路组发生并发症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疗效根据美国足踝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定,传统组:优15足,良3足,可2足,优良率90.00%;改良组:优11足,良2足,可1足,优良率92.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在治疗大龄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总体疗效与改良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入路相当,都能取得满意疗效,但后者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较有前景的微创入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