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改良胸腰椎骨折手术的脊柱载荷分享评分,并应用该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以McCormack提出的脊柱载荷分享评分为基础,制定改良评分标准,即依据后凸畸形、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内骨块占位为标准进行评分.抽取2002年6月至2007年1月应用改良法制定手术方案的200例具有完整资料的胸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 120例,女80例;年龄17~78岁,平均47.3岁.采用改良评分法进行评价.评分结果显示,应采用后路手术105例,前路手术95例,但其中27例评分≥7分者因基础疾病、经济问题等原因而改行后路手术;故最终采用后路手术132例,前路手术68例.脊髓损伤采用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1例,C级10例,D级19例,E级156例.结果 200例患者获得6~45个月的随访,平均20.3个月.对156例无神经损伤者进行功能评价:优112例,良32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92.3%.术后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0例,C级4例,D级15例,E级177例.27例按改良评分应行前路手术而行后路手术患者中,4例术前椎管内占位严重且伴神经损伤者,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基本无恢复,椎管内占位骨块畸形愈合,残留严重椎管狭窄;发生椎弓根螺钉断钉3例,断棒1例,余23例椎弓根螺钉在椎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切割,表现为轻重不等的腰背酸痛.105例按改良评分≤6分者,行后路手术,随访时按功能评价:优84例,良21例.其中24例McCormack评分I>7分而改良评分≤6分者,行单纯后路手术,随访时均未出现断钉、断棒及椎体高度丢失现象.结论 改良评分法更直观、便于测量、数据准确,实用性强,好记忆,便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