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进行颈椎病再手术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3年2月至2009年6月,对15例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症状复发或加重的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分析再手术的原因和疾病进展过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制定的JO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Nurick分级评价患者行走功能.结果 1例失随访,1例术后随访时间过短,未统计入本组.其余13例患者随访时间13~52个月,平均26个月.前后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5个月~6年,平均24个月.再手术原因包括:邻近节段退变压迫颈髓2例,首次手术减压不彻底5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误诊颈椎病4例,局限型OPLL进展2例.再手术均采用C3-6或C7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13例患者JOA评分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0.5和13.8分(P<0.05),平均神经功能改善率为53.0%.Nurick分级术前和随访时分别为3.1和1.9级(P<0.05),平均改善1.2级.术后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1例,颈肩部轴性痛1例,C5神经根麻痹l例.结论 对于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减压不彻底、邻近节段退变或OPLL进展导致症状复发者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以有效缓解脊髓压迫,改善脊髓神经功能,避免再次经前方入路引起的手术风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在颈椎病再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椎病 再手术 前路减压融合术 椎板成形术
年,卷(期) 2010,(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9-1863
页数 分类号 R6
字数 35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0.2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惠林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702 6708 32.0 53.0
2 唐天驷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357 4949 35.0 55.0
3 刘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30 131 8.0 10.0
4 陈亮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130 1737 19.0 37.0
5 顾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51 297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病
再手术
前路减压融合术
椎板成形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外科杂志
月刊
0529-5815
11-2139/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59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0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485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