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利用典型的热带玉米种质群体苏湾1号、墨白1号和自交系双M9分别与典型的温带玉米种质自交系掖478杂交,组配成含有苏湾1号、墨白1号、双M9 3个热带种质比例分别为25%、50%、75%的9个杂交组合;将这9个杂交组合和苏湾1号、墨白1号2个群体进行种植观察鉴定,并对其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温热种质含量各为50%时的籽粒产量最高,穗长、穗粗、行粒数也最大,而果穗秃尖长度差异不显著.因此,广西玉米采用"热带种质×温带种质"杂交模式比较容易获得高产.
推荐文章
热带玉米与温带玉米种质杂交农艺性状的差异
玉米
热带种质
农艺性状
差异
杂交后代
热带玉米种质资源杂种优势研究
玉米
种质资源
热带
温带
杂种优势
不同玉米杂交组合产量比较试验
玉米
杂交组合
产量
相关分析
导入热带种质的温带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
玉米
回交
一般配合力效应
特殊配合力效应
对照优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不同比例热带玉米种质杂交组合产量比较研究初报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玉米 热带种质 杂交组合 产量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2-765
页数 分类号 S513.03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10.0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伟东 22 157 8.0 11.0
2 覃兰秋 12 67 5.0 7.0
3 谭贤杰 6 34 4.0 5.0
4 谢和霞 6 29 4.0 5.0
5 周锦国 6 38 4.0 6.0
6 闫飞燕 4 33 3.0 4.0
7 江禹奉 3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9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5)
193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热带种质
杂交组合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