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医学以阴阳学说为哲学指导,认为因阴阳的偏胜偏衰而有阳实、阴实、阳虚、阴虚之病,相应的泻阳、泻阴、温阳、滋阴之法自然酝酿其中.滋阴作为治则治法范畴的普通概念,在金元之前的历代医学著作中早有论述.朱丹溪是中医滋阴学说的创立者,认为滋阴学说基于病变多为相火致病,在治疗方面朱丹溪阐述了阴虚的治疗原则除药物治疗外,还强调食疗的补阴作用.朱丹溪在前代学术积累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理学观点为参考,结合亲身临床实践.对中医滋阴学说的形成做出了决定性贡献,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滋阴学说被后世医家不断丰富和完善,但其基本理论结构却处于大致稳定的状态.
推荐文章
朱丹溪学说思想及其渊源探析
朱丹溪
学说思想
渊源
中医流派
文献研究
名中医师
培养
缪希雍对丹溪滋阴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缪希雍
丹溪滋阴学说
继承发展
朱丹溪痛风学说古今论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
朱丹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朱丹溪对滋阴学说的贡献
来源期刊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滋阴学说 朱丹溪 阴阳五行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4
页数 分类号 R249.2
字数 40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258.2010.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焦振廉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 115 194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滋阴学说
朱丹溪
阴阳五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1-0258
14-1265/R
山西省高校园区(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121号 山西中医学院行政楼311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