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完整状态下站立负重时足跖骨的应变.方法 6具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足标本,解剖并有限显露5根跖骨的背侧骨表面,粘贴应变片.应用电子万能试验机以2 mm/min的速度从胫骨远端施加轴向压载,从0 N直至1200 N(间隔为200 N).通过电阻应变片法检测跖骨表面的应变变化.结果各测点的应变均为压应变,随轴向载荷的增加,跖骨表面的应变逐步增大.同一载荷下跖骨表面各测点的应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大到小依次是:第二跖骨、第三跖骨、第四跖骨、第一跖骨、第五跖骨.第二跖骨的应变由大到小依次是:中部、颈部、基底部.结论 站立负重时第二、三跖骨的应变较大,提示第二、三跖骨为应力性骨折的好发部位,特别是第二跖骨中部.
推荐文章
右足第2跖骨骨折的研究分析
跖骨骨折
牵引复位
非负重运动锻炼对糖尿病足溃疡病人 影响的系统评价
糖尿病足溃疡
非负重运动锻炼
伤口愈合率
系统评价
循证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站立负重位足跖骨的应变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跖骨 应力性骨折 应变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7-2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6
字数 31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0.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俞光荣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307 4545 34.0 51.0
2 丁祖泉 同济大学生物力学中心 85 741 15.0 22.0
3 杨云峰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84 847 15.0 25.0
4 周家钤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65 1155 19.0 31.0
5 黄轶刚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35 307 11.0 16.0
6 祝晓忠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30 568 11.0 23.0
7 李兵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84 813 15.0 24.0
8 徐峰 同济大学生物力学中心 15 67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跖骨
应力性骨折
应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月刊
1006-9771
11-3759/R
大16开
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10号
82-35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55
总下载数(次)
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