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第二代生物乙醇以生物质为原料,包括纤维素乙醇和纤维素生物汽油两种产品.目前已建有示范装置和/或工业装置的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包括硫酸/酶水解-发酵技术、硫酸水解-发酵技术、酸水解-发酵-酯化-加氧技术、酶水解-发酵技术.业内专家认为,用酶替代硫酸水解是纤维素乙醇生产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经和准备进行示范装置试验的纤维素生物汽油生产技术包括快速热解-加氯改质技术和BioForming技术.第二代生物柴油主要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通过催化加氢生产非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它是理想的优质柴油调合组分.生产第二代生物柴油的加氢技术包括加氧脱氧、网收丙烷和其他轻烃气体、脱水、异构化和裂化、蒸馏等5个步骤,主要有NExBTL可再生柴油生产技术、Ecofining绿色柴油生产技术、Haldor Topsoe可再生柴油生产技术、EERC可再生柴油生产技术.第三代生物燃料有两种:一种是以海藻油为原料生产乙醇、丁醇、喷气燃料和柴油,海藻培养(生长)和萃取海藻油是核心步骤,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另一种是以生物质原料通过气化合成生产汽油、喷气燃料和柴油,重点是开发生物质气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我国应借鉴国外发展第二代和第三代生物燃料的做法,把技术开发工作做深做细做透,搞清楚原料的供应情况;目前我国生物柴油主要采用酯交换法生产脂肪酸甲酯,应考虑开发和采用加氢法生产第二代生物柴油,并努力扩大除麻风果油以外的原料来源;同时应加大海藻生物燃料和生物质气化合成生物燃料的开发力度.
推荐文章
第二代生物柴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代生物柴油
生产工艺
发展现状
趋势
第二代生物柴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代生物柴油
催化剂
原料
生产工艺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移动通信
3G
标准
发展现状
第二代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第二代生物柴油
加氢脱氧
加氢异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第二代和第三代生物燃料发展现状及启示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生物燃料 第二代和第三代 纤维素乙醇 生物柴油 海藻生物燃料 生物质气化 原料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37
页数 分类号 TQ51
字数 164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明 28 350 8.0 18.0
2 姚国欣 6 201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16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42)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6(4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7(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2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燃料
第二代和第三代
纤维素乙醇
生物柴油
海藻生物燃料
生物质气化
原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