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ACO)模型,观察内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电针改善脑缺血中的作用.实验证明:MACO模型稳定性高,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快;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了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以24 h最为明显,这可能与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及机体自身修复有关;针刺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活性,减轻脑缺血的炎症反应、减缓损伤,同时调节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再灌注后24 h明显增加,48 h最为明显(P<0.01);脑缺血后大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有所升高,反映了脑缺血刺激可以一定程度上激发机体的应激反应,针刺使血中VEGF含量更高,推测这种VEGF的高表达可能对EPCs起到了动员作用,促使梗死后的EPCs的趋化、归巢.此外,在调节外周血EPCs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细胞因子也发挥了相应作用.总之,针刺通过动员外周血中EPCs数量、降低iNOS活性和VEGF的高表达,从而促进血管新生来改善脑缺血,这可能是针刺治疗脑缺血诸多途径之一.
推荐文章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内源性内皮祖细胞的作用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合酶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和骨髓内皮祖细胞的作用
电针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合谷”穴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内皮祖细胞
外周血
骨髓
电针介导 eNOS 动员内源性 EPCs 促MCAO/R 大鼠脑内血管再生
局灶脑缺血/再灌注
EPCs
eNOS
电针
血管再生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针刺激对脑缺血大鼠内源性EPCs及相关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电刺 脑缺血 内皮祖细胞 血清细胞因子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2-13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43.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
共引文献  (14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刺
脑缺血
内皮祖细胞
血清细胞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515
51-1258/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候区外南国学巷37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6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0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37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