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工人工伤后回归工作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促进工伤工人回归工作岗位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国有大型机车制造企业的工伤工人为对象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工伤工人的社会人口学信息、临床状况、经济水平来自于工厂文件档案,工人心理学资料由对工人的问卷调查获得.用单变量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回归工作结局与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323例工伤工人中有300名(92.9%)工人成功回归工作岗位,缺勤中位数为43 d.单因素分析表明,社会人口学特征、临床状况、经济水平及心理学特征均影响回归工作结局.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伤残程度、受伤部位和性质、伤处疼痛、自觉身体状况、伤前收入是回归工作结局的影响因素.结论 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工人工伤后回归工作,临床治疗和康复、公司就业政策是重要影响因素.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资源,明确主要的影响因素,建立跨学科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工人工伤后回归工作.
推荐文章
工伤工人回归工作的个案管理模式研究
个案管理
职业康复
回归工作
干预
工伤
制造业工人肌肉骨骼疾患发生模式及影响因素
制造业
肌肉骨骼疾患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某机车制造企业工人工伤后回归工作的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职业卫生 回归分析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5-409
页数 分类号 R1
字数 31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1-9391.2010.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友信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62 756 16.0 24.0
2 胡嘉 10 134 6.0 10.0
3 何永华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5 57 5.0 7.0
4 彭华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创伤和损伤
职业卫生
回归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月刊
1001-9391
12-1094/R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华越道6号
6-50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9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337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